特写 本报记者 林春霞
放开社会办医,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医疗领域,允许符合条件的医务工作者开办诊所,这对于民间中医祖传继承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魏女士是河南洛阳民间中医外科祖传药的继承者,她虽然没有行医资格证书,但她从事外科治疗、用药制药有20多年的历史了。
日前,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国家鼓励社会办诊所,看似条件放开了,而真正落实起来还有一定难度。对于他们这些民间祖传的中医药技术拥有者来说,考试就是一道难题。他们懂医药技术,懂制药程序,也具备了多年从医的经验,但就是没有行医资格证书,所以,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做大,只是小打小闹,在自己家乡开一个小诊所,为当地乡亲服务。
“好在当地乡亲们知道我家有祖传的外科中成药,有100多年的历史,代代传承,而且现在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河南省老字号。所以,当地百姓很信任我们,就慕名而来,通过患者相互介绍,一传十,十传百,就这样做开了。可是,长期这样小打小闹毕竟发展空间有限。”魏女士向记者感慨道。
魏女土说,“去年我听说国家放开社会办医开诊所,放开医师资格考试,就想着去考一个中医(专长)医师资格证书,没想到报名考试要具备很多条件:一是考试对象必须是传承人;二是要到所在街道开证明,要求给予开证明的人对此事负责任;三是要有两个主任级别的医师资格证书押在考试主管单位,为我作担保。即便前面两个条件都可以满足,而后一个条件根本无法实现,因为人家不可能将证书给我这么久,他们的证书都放在所供职的医院,由医院保管。由于这个条件达不到,所以去年我主动放弃了考试。”
对于能否考取资格证书,魏女士虽然心里没把握,但依然很渴望得到这个证书。“如果以后政策宽松了,我还要去考试。”魏女士表示。
出生于河南南阳中医世家的崔本纲,也擅长祖传中医外科,他也有类似的感慨。“现在国家放开社会办医,医师可以兼职,是很好的事情。这对我们这些民间中医传承者也是很大的鼓舞。”
“我家祖传中医外科有150多年历史,从我的老爷传给我父亲,再从我父亲传给我,现在我打算传给我的儿子和女儿。”崔本纲向记者表示,我们这些人有专长,有实践经验,但没有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,国家要是组织他们这批人去培训学习,通过学习交流,提高中医药学的理论知识就好了。
记者在与崔本纲交谈中了解到,考取医师资格证书也是他的梦想。他表示,过去由于没有行医资格证,也由于自己上班忙,没有时间坐诊,只好利用周六、日休息时间,在家里给上门求医者治疗。他用祖传外科膏药,给人家贴几天就好了,而且收费低,所以,即便不是正规诊所,前来求医者依然不间断。
崔本纲还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今后的打算,“我现在单位上班,没时间坐诊,明年退休以后,国家政策若放宽,允许开诊所,我就专心从事该项工作。现在在家里坐诊两天,基本上处于维持状态,也不求什么利润,一些家庭比较贫困的患者,不给钱也给治疗,自己有退休金,不想靠这赚钱。我这么多年用心钻研这个项目,主要是想把这个特殊技能给传承下去,不让失传,做一点对国家对社会对家族有意义的事情。”
让崔本纲感到欣慰的是,他的项目今年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。“政府对我们很关心,多次催我们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,去年没来得及申报,今年已经申报了。”
在崔本纲看来,申遗的价值:一方面是该技术得到国家的认可,另一方面激发了传承的动力。他说,“现在我正着手培养传承人,两个孩子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学习,他们从小潜移默化受影响,也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,有一定基础,学起来也容易一些。”
崔本纲认为,要想把祖传项目真正传承下来,靠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,需要政府给予后续的扶持。“对于我们这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才,国家应给予认可和支持。”
“民间很多好项目都失传了,因为过去没有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,项目拥有人宁愿失传,也不愿留给社会,这需要一个长期跟踪学习的过程,传承过程需要付出时间、精力和财力,更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。”崔本纲说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2 中国 中医传承测评网版权所有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小街16号院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1-3层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108号千鹤家园1号楼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区(中心商务区)宏苑12-1-101
教学基地: 1、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甲88号新国北京京官庄大厦2层南二楼 2、北京市昌平区南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(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卫生院,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南邵村东)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358号 京ICP备15031914号-6
(以证件编号及有效期查询结果为准) (以证件编号及有效期查询结果为准) (以证件编号及有效期查询结果为准) (以证件编号及有效期查询结果为准)